临床外科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临床外科专业性学术刊物,为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我国著名外科学专家裘法祖院士任总顾问,外科学专家夏穗生教授任名誉总编,邹声泉教授任总编辑。办刊宗旨是扩大信息交流,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本刊开设以述评、专题笔谈、论著、临床经验、综述与讲座等为主的多个栏目,及时介绍我国临床外科及其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积极推广临床外科先进经验,以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面向广大读者,为我国医院外科临床服务。                

纵隔疝

时间:2024-12-11 11:05:50

纵隔疝(hernia of mediastinum)是指一侧肺脏的部分组织通过纵隔突入到另一侧胸腔,它与纵隔移位不同,后者系整个纵隔连同其内容物向对侧移位,但二者在临床上较难鉴别,且常可并存。

病因及发病机制

纵隔在解剖学上有3个较薄弱的区域:

前上纵隔,位于第1~4肋软骨水平,前方为胸骨,后方为大血管,下方以心脏为界。

后上纵隔,位于主动脉和奇静脉之上第3~5胸椎水平,前方为食管、气管和大血管,后方为脊椎。

后下纵膈,后下纵隔第5-11胸椎水平。

当两侧胸腔压力不均衡时,使纵隔胸膜及肺脏从压力增高的一侧经上述解剖薄弱区被推向弱侧,从而发生纵隔疝。

常见病因如一侧肺大泡、张力性气胸、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胸腔积液、肺囊肿和肿瘤等;或一侧肺不张、一侧全肺切除术后。也有因一侧胸腔病变产生瘢痕收缩而将健侧胸腔部分肺脏经纵隔结构薄弱区域牵拉进入患侧胸腔的,如见于肺结核纤维化、慢性胸膜炎瘢痕收缩等。  

诊断

纵隔疝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一侧肺显示明显的气肿,对侧肺显著萎缩甚至毁损,导致气肿侧肺向纵膈甚至对侧胸腔疝入,纵膈向对侧移位。CT检查能使上述征象显示更细致。在胸部X线透视下可见疝入部分肺组织在吸气时变小。而在呼气时变大。

临床

纵隔疝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原发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如发生张力性气胸者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紊乱,因纵隔疝与纵隔移位并存,故体检时可见气管移位,心界移位,心尖搏动点移位等体征。  

治疗

纵隔疝的治疗原则为处理原发疾病,对于纵隔疝本身并无特殊的针对性治疗方法。